法治让奥运食品更加安全

  发布时间:2008/7/24 11:38:46 点击数:
导读:新闻来源:检察日报转载时间:2008-7-24点击次数:11奥运召开在即,奥运食品的卫生和安全有着怎样的保障?在距离奥运会开幕仅剩16天时,记者从第十三届北京市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上获悉,为确保奥运食品安全,北京市…
新闻来源:检察日报  转载时间:2008-7-24点击次数:11
 
奥运召开在即,奥运食品的卫生和安全有着怎样的保障?在距离奥运会开幕仅剩16天时,记者从第十三届北京市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上获悉,为确保奥运食品安全,北京市政府先后制定、修订15项奥运食品安全标准和管理规范,奥运食品生产、包装、贮运、标志等有了法律规范。

  着力依法推进奥运食品卫生与安全保障,为成功举办一届“有特色、高水平”的奥运会、残奥会创造良好的法治环境和社会环境,是北京市人大常委会今年对食品卫生与安全有关法律法规的实施情况进行检查的目标。

  北京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吴世雄介绍说,3月27日,执法检查组召开第一次全体会议对执法检查工作进行部署。4月至5月间,检查组分为4个专题组,围绕奥运食品卫生与安全保障,确定重点,对北京市政府贯彻执行食品卫生法、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北京市食品安全条例等12部法律法规的情况进行了检查。

  通过执法检查,北京市人大常委会认为,北京市政府认真贯彻执行有关法律法规,食品卫生与安全整体水平显著提高,让人更加放心。

  据北京市政府食品安全监督协调办公室提供的数据显示,2008年1月至6月,该市按照食品安全统一监测和监督抽查计划共抽检65大类54725个样本,总体合格率达97.25%,无重大食品安全事故。这些数据较去年均有显著进步。北京市人大常委会认为,这得益于北京市政府采取了有力的保障措施。近年来,北京市政府不断加强依法行政能力和监管工作,进一步健全了食品安全监管组织网络和责任、食品安全检测、食品安全信用三大体系,并按照北京市食品安全条例的规定,建立了全市统一的食品安全追溯中心,对食品从生产到消费全程监管。

  为确保奥运食品安全,北京市政府制定、修订了包括《食品追溯编码规则》、《动物药品使用管理规范等》15项奥运食品安全标准和管理规范,奥运食品生产、包装、贮运、标识、动物源性食品药品使用等规范,从此具有了法律效力。另外,北京市还于2005年成立了奥运食品安全专家委员会,制定了《北京奥运食品安全行动纲要》,全面启动奥运食品安全监控和追溯系统,通过实行GPS定位监控实现全程双向监控;组建了奥运食品安全保障团队,奥运签约饭店、奥运场馆内所有餐饮单位全部达到A级餐饮标准。

  食品卫生与安全是一项链条长、管理环节多的复杂系统工程,原有基础较弱,需要一个长期、渐进的提高过程。在以高标准筹办奥运的过程中,一些暴露的问题需要在今后逐步解决。为此,北京市人大常委会检查组建议北京市政府按照“预防与应急并重,常态管理与非常态管理结合”的原则,加大执法力度,使食品安全既保证城市发展和市民生活需要,又满足奥运的特殊需要。

  “保障食品卫生和安全,不止是为奥运,更是为社会,为子孙后代。”王琳委员说。北京市人大常委会也将“及时总结奥运保障经验,不断提高食品卫生与安全保障水平”,作为一项长期的任务,提出要进一步扩大食品安全追溯体系的覆盖范围,尽快细化落实食品召回制度的措施,指导生产者自觉保护产地环境,加快餐厨垃圾处理设施建设速度并建立长效的综合协调管理和联动机制。北京的目光看得长远。(宋识径)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
国务院关于加强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工作的通知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关于做好供奥运食品电子监管工作的通知
 
上一篇:工商总局等六部门:加强奥运期间新闻媒体广告发布管理 下一篇:福建将立法禁止网上色情传播 违法最高可罚3万元